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在西安生活状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在西安生活状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来了之后,投资开了公司,结果办公房租非常贵且没有落实招商政策,落户政策也是一穷二白没地方申请,上学和买房更不用说了,消费升级了,收入还没有半毛钱,希望***能够给一些扶持企业的政策
我老家是黑龙江的,05年到北京上大学外加参加工作在北京待了块10年,14年结婚在北京买不起房子,但是结婚总得有一个自己的稳定住所,所以那年提出调到西安分公司,而总部也愁找不到想去的人,正好两边都合适,就这样来到了西安,14年年底的时候在高新把房子买了,当时是6200一平,首付12万,***48万。
16年有了孩子,想着办各种准生证啥的太麻烦,直接去国外生的,发现国外养孩子比国内便宜很多,比如尿不湿,用的最多的头一年基本上都是免费在医院领取的(主要是意愿也希望后续的定期发育情况检查在他们医院做,算是长期钓鱼吧),现在孩子三岁,为了考虑以后上学语言问题,今年开始把孩子接到国内,但是发现西安的教育真的太贵了,幼儿园周边没有低于2500的,所以就放在了北京,教育***好还便宜(1700),正好在北京父母也在,所以现在我一个人每个月往北京跑。
关于费用我个人年薪全部好起来有10万左右,算是达到平均线没拖后腿的那种,老婆孩子在国外的时候打打短工跟我收入差不多,所以房贷,装修贷等我来自己搞定,年底给点几万块的奖金。
户口我跟老婆都是黑龙江的农民户口,个人总觉得土地是一个人的底线,而且孩子跟着我们的农民户口也有了土地,以后总觉得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宝贵的资产。像日韩这种国家你想归农都没地归,而教育问题我觉得国家宪法和教育法规定摆在那里,只是觉得中国人首先喜欢用关系解决,而其实那些本身就是国家宪法给予你的权利,你只需要去执行你的权利就可以的东西,非要花钱找关系,西安感觉比超一线城市这种现象更明显。
在两年前因媳妇娃在西安生活,安逸,挺好的。于是乎辞职来到西安工作。第一件事找工作,一年搞定虽然工资低到现在没发工资。第二件事买房,首付让我感觉头疼,跟亲戚哦朋友借吧,结果一天一个价格,到后面摇号六个月一次没摇中。第三件事娃上学,到现在都不知道娃能不能上学,在哪里上学,找人吧问政前15万问政后30万。第四件事,上班,坐地铁人挤人,开车嘟嘟嘟还限行。第五件事,娃看病,尼玛挂号挂不上,挂上了几十块钱吃点药的事,结果又是雾化又是挂瓶的花了一千多没看好,找医生问原因,结果来了句重新排队挂号去。。。。。我的心啊哭了
我不请自来,说说我的西安十年,家是宝鸡的,08年在西安上大学,工作,恋爱,娶妻生子也在西安,在西安摸爬滚打了十年,每个月除去房租,养车的费用,和各种生活费,所剩无几,一直想在西安买房,可是西安的房价在17.18年疯涨,彻底打消了我在西安发展的念头,后来和媳妇商量了一下,回老家宝鸡发展,就在前几天,我的公积金***也批下来了,***买了146平(4室2厅2卫)的房子,房贷一个月1700,没压力,孩子上学不用摇号,进了中心幼儿园,我突然觉得,这就是生活,我本可以选择更轻松的活法,为什么要活的那么累?我现在完全可以没事了就出去和家人自驾游,去实现我们以前只敢想的生活,从去年8月份调回宝鸡工作,我觉得我幸福感爆棚,可以时刻陪在家人的身边,我们一家五口,团聚了,以前我们两口子在西安工作,孩子生下来8个月就断奶,交给父母带,每半个月回一次家,每个月油钱过路费都得上千块,可以说,人在西安,心在娃身上,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的父母也渐渐年迈,我回来以后,家里的水龙头漏水,马桶堵了,灯管坏了,这些事我都替老人解决了,很难想象我不在父母身边的十年,父母的不易,宝鸡的冬天车不限号,物价也便宜(跟西安比,凉皮一碗3.5,肉夹馍纯瘦的才5块,一碗面8块,哈哈哈,别说我***丝,我就是一普通人,民以食为天),每天下班后,去买些菜,带着媳妇和娃去逛逛超市商场,我觉得挺幸福的,一家人在一起,这就是最简单的幸福。相反看着身边很多人为了梦想还在西安苦苦挣扎,我都觉得不值,也许有人会说,你是个生活的loser,才会从西安滚出去,我只想说:十年前,我也斗志昂扬,可是,当我而立之年,上有老下有小,我重新静下来省视自己走过的路,我才意识到,我错了,梦想可以有,但是可以选择更轻松的活法,没必要为了面子,让自己累的跟***,就为了过年回老家***,西安,那么光鲜亮丽,跟我们小市民没啥关系,西安年,最中国,只是让曲江的交通压力更大,也没见给西安人分红,哈哈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在西安生活状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在西安生活状态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nsascityrockband.com/post/13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