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西安生活工作好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西安生活工作好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这个要看你是南(北)人而论。我个人觉得西安历史文化地位远高于重庆,从国家开发一带一路的大方向上看未来,西安的预期发展前景也好于重庆!!
我是北方人。肯定会在西安工作!
青岛这个城市综合方面更好些。一是,西安房价相对青岛便宜不少,生活成本较低这是西安的优势,劣势是工作机会和工资收入较青岛较少。二是,虽说两个城市都是优秀的旅游城市,但西安偏历史和人文旅游***较多,而青岛自然旅游***较多,青岛有山有水有海,空气质量青岛更高些。三是交通方面,西安交通发达,铁路公路航空在中西部有一定地位,而青岛交通体系更全,离北京上海经济发达地区更近。
这个问题需要从多方面考虑,个人喜好和你对哪里熟悉占的比重比较大,相同条件让西北人选,肯定是西安,而华中华北,会选青岛,论工作机会青岛比较多,但是这个工作还是看自己,如果你有能力,在哪里工作都是一样的,青岛的环境比西安好,西安生活成本低,房价也低,生活压力不大。
如果从居住和工作环境方面比较,青岛更胜一筹。一是经济方面,也即是工作方面,2017年青岛GDP11037.28亿元。而西安2017年GDP7169亿,西安经济与青岛差距不小,工作机会青岛更多,也就意味着在青岛财富的增长机率更大。二是居住方面,可从生活成本和生活环境做比较,生活成本青岛较高,但青岛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弥补生活成本。生活环境青岛更好了,青岛属于沿海城市又是旅游城市,市区有山有水的,更适合居住和工作
讲真的,我觉得西安的消费水平并不低。月薪上万在西安依然存不下钱的。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每天公司和出租屋两点一线疲倦不堪。生活质量之所以不好,我感觉跟一个城市的整体风貌和人文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我之所说西安的生活水平不低,因为我曾经在广东待过,在珠海我租房不超过500块钱,房子配套设施还是相当齐全,房东不会乱涨价,水电不会乱收费。在珠海公司吃饭每餐不会超过12块钱就能吃得相当好,而西安一份米饭还要两块钱。西安整体的生活感觉有点压抑,人们更多的是想着一直赚钱,钱到自己口袋也舍不得给自己投资,相比沿海开放城市,西安人比较不会享受生活。
一万块钱在西安房租得1500左右,吃饭一个月得至少1000,还有出行交通和日常其他消费得个上千块,如果还个房贷,再除去五险一金,生活就是紧巴巴的。二线城市,唯一比一线好点的是房价低,但最近几年房价也被炒得很高了。
在一些媒体平台,我看到过西安人均工资六千三左右,这种统计咱不去质疑准不准,咋们就统计一下咋们身边的人所属的行业,能拿多少工资就可以了,能超过六千三工资的人有多少?
我个人观察,在一般城市,普通求职者2500--5000为居多。
不管什么年代,在每个城市,除去人体经营着者,大佬大咖们,还有高技能的技术人才***,还是普通人群多对不对?。
按照上述西安统计的人均工资6300计算的话,工资过万的比例不会超过10%,大家觉得呢?。
我来扯,大家看,觉着靠谱留个赞,谢谢啦……。大家可以互动,可以参与进来发表个人观点。
谢邀请!
说***话不会,如果一座城市月薪上万的人没房贷日子还过的去,养家不成问题,西安更不用说。
人均比例可能百分之十上不去,就北上广能有百分之十的比例就不错了,因为一万以下的群体太多太多,三千至五千月薪一大片。
不知道依据什么标准算的人均工资?按道理应该是参加工作的人,有工资都应该纳入人均之内哟!
住的是一个月包水电很便宜的小房子,不敢买十块以上的烟,一般情况下若出行都是电动车、自行车,只有周末回家看娃才开车;一年基本上不打车,除非早上迟到了;不敢去外面吃饭,最多一个月左右吃个魏家凉皮,而且魏家凉皮也涨价了;一个月电话费五十块、去年人情往来五六千左右、车子加油保养保险停车等费用差不多1.3W/年、房贷1.5W/年、医药费0.5W/年左右、孩子费用:奶粉零食衣服疫苗玩具医疗等费用2W左右/年,家庭水电煤0.3W/年。
媳妇没工作带孩子,从去年生孩子到现在基本没有买过新衣服。再说说我平时早上五点四十五起床赶上班,下班回房子到八点。有了孩子,目前的房子太小了,准备改善一套大一点的,离学校近一些的。现在西安的房子动辄一万三四起,一年收入换不来几个平米房子,何况首付还没凑够呢!所以日子过得很苦逼很单调!就是这样的日子……
也许我只是一个不***的个例吧,不能代表大众。智者见智,不信的我也不想反驳什么,因为自己的生活只有自己知道。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西安生活工作好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西安生活工作好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nsascityrockband.com/post/15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