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在西安生活的年轻人现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在西安生活的年轻人现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多。
其实目前年轻人就业的道路都挺坎坷的。这种坎坷并非西安特色,但是某些企业或许确实西安独有,有些企业对年轻人的要求以及能力要求非常高,导致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去,宁愿待在家里
我觉得生活不太难。这里房价一万出头点,还能够接受;生活日用品等,价格也未离谱;特别是,这里的气候还可以,还是蛮适应的;古文化气息也蛮浓厚的;还有一点是,钟南山一年四季的风景还是蛮不错的,对于喜欢爬山的浅驴我来说,周末可以好好地去享受。
我有一个亲戚的孩子,前几年从西安某高校毕业,就留在一家单位上班工作,当时他学的软件开发,月薪八九千元。
后来,他在西安南郊买了一套房,价值一百多万,据说月供近6000多元。朋友对我说:“听起来娃月工资高的很,一月不落钱。每月要交房贷,还要租房,生活费、手机费,娃一月生活紧张的很!我以前不知道娃的辛苦,现在才知道如今的年轻人压力确实大。”
朋友说的是事实。刚毕业的大学生,在西安工作普遍感到生活压力大,消费水平高,工资不太高,物价不停涨,不见涨工资。我想,这些大学生刚参加工作,生活没有积累,工资又不高,还要面对买房、结婚、人情世故等各种开支,势必造成资金紧张、思想压力大、心情烦躁等情绪。
当这个时期过去后,你就会发现西安实际上是一个很不错的宜居城市。跟南方和东部城市相比,你就会慢慢发现,西安的生活压力还是比较小,消费水平还是比较低,生活节奏还是比较慢,旅游***还是比较丰富,各种美食百吃不厌,人们安居乐业,尽享着安逸与太平,那种满足与悠闲永远洋溢在西安人的脸上。
西安现在属于核心二线城市,说实话,生活在大西安,对于能挣钱的人来说,肯定是不难的,对于挣不来钱的人来说,肯定是难上加难,在西安随随便便一套房,都得上百万,就算租一套房子,再便宜的也得1000多元,对于普通上班族来说,拿着月薪3000到5000多元的工资,房费,吃喝,到月底就没剩几个钱了,对于结了婚的人来说,25岁至35岁的年轻人,很少有付全款买房的,月薪10000到15000的工资的人还是比较多,买了房的,要还房贷,有的人甚至还要还车贷,上要养父母,下要养小孩,尤其是有了孩子后,孩子小的话,还花不了多少钱,一旦上了幼儿园,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现在的幼儿园,最便宜的都1800元一个月了,现在的孩子都比较娇惯,每个月都要去外面吃几次饭,去游乐场,去旅游景区,再加上亲戚朋友之间的人情往来,生活在西安,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压力真大!
比较而言还是不算难吧。西安消费不算高,也不低。房价一万五左右,先解决了住吧。吃饭问题西安真的不算贵,比起延安这个小城市都要便宜很多。举个例子吧,一碗面延安比西安贵五元钱。所以总的来说不太难
人降世是哭着来的,可能意味着人生不易。人走时总有留恋,也许是活着就好!在哪生活都不容易——先天的不足、后天的艰辛、世事的无奈……既来之则安之认之,边哭边笑,享受生命的过程
如果你生在西安长在西安,那么这是一个让你又爱又恨,是那种每天骂他千百遍却不许别人骂他半句的感觉。
美食,自然不用多说,多少人因为爱吃而爱上了这座城市,不一一列举,想吃的人自然在脑中过了一遍;美景,自然风光当是最美,旅游景点懂历史的人看见个土疙瘩都能研究出来个一二三,不懂的人“沃倒有怂看滴嘛,白撂钱呢么”。现在西安这雾霾天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么!
以前还好,现在不行了,主要是房价涨的有点快,造成其他行业成本增加,现在什么都贵。以前生活节奏满,人都懒懒的,吃好喝好玩好,生活总是过得去。现在不行了……节奏慢慢快了,原来的气味变淡了,可能不久和东部城市没啥区别,没意思
每一座城市都有属于每个人特殊的记忆,或许是因为那是生你养你的地方,或许是你在这里打拼多年留下了很多点滴,或许是因为一个喜欢的人留在了一座城。。。。。。
西安是一座古城,走在街上,穿行在巍峨的城墙下,不经意之间,与古老厚重的历史有了奇异的交错感。我喜欢西安,喜欢它的历史古迹,喜欢它的美食,喜欢它给我带来儿时的回忆,喜欢它富有地域特色的秦腔,喜欢西安人的朴实靠谱。
西安这两年的城市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国家新一线城市,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很多新西安人落户于此,我感觉这里的生活节奏还可以算中等吧,现在的房子均价一万左右,但是很多年轻人的工资水平还是比较低的,生活压力很大,奋斗多年如果没有父母的支撑买房子还是很难得。
觉得不错的话,那就点赞关注我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在西安生活的年轻人现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在西安生活的年轻人现状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nsascityrockband.com/post/55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