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出行 > 正文

西安五例出行轨迹在哪,西安五例出行轨迹在哪查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西安五例出行轨迹在哪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西安五例出行轨迹在哪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如果取消复读,高考失败意味着什么? 欢迎大家积极参与探讨?
  2. 如何看待“穷贵州,富贵阳”这句话?

如果取消复读高考失败意味着什么? 欢迎大家积极参与探讨?

如果取消复读,高考失败的同学意味着,不用去象牙塔里深造,直接进入社会大学,提前思考职业的走向、人生的规划,也挺好。

复读一直都存在,最有名的复读生莫过于马云和俞洪敏了。

西安五例出行轨迹在哪,西安五例出行轨迹在哪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马云复读了三次才考到了杭州市师范学校,俞洪敏也是复读了两次,才考到了北大。从他们时候起一直有复读生。

1982年、1983年,马云二次参加高考,均落榜。1984年,马云第三次参加高考,总分离本科线还差5分。由于杭州师范学院英语专业,招生指标未满,马云因为英语成绩优异,获得了录取机会。

俞洪敏1***8年、1***9年二次参加高考均落榜,1980年第三次参加高考,顺利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

西安五例出行轨迹在哪,西安五例出行轨迹在哪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以前复读生大多属于第一次高考没有考中,现在多了一些考中了,却对学校或者专业不满意,也决定复读的情况。

其实高考失败,直接走入职场,并不见得失了先手,落于人后。

曾经有同事讲起他的同学,工作几年后去找工作,竟然公司的老板是高考落榜的高中同学,一时无言以对。

西安五例出行轨迹在哪,西安五例出行轨迹在哪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想一想他在读大学的四年交着学费,而同学直接进入现在的行业,赚了四年的工资和工作经历,后来抓住机会,单挑起了事业,十年左右逐渐做大,成了招聘人员的老板。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有时候,没有按部就班地读大学,并不能说明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没有鲜花盛开。

取消复读,是不现实的。毕竟国家为维护教育公平是允许社会青年参考的,由于读书启蒙时段不同,学生到高三毕业时年龄也不一致的,有的十七八岁,有的二十来岁,最大的考生25、6岁。那么既然不会取消复读,那么高考失败与复读之间也就没事因果关系。

确实,复读的考生多数是由于本身成绩差,属于高考失败类型,但复读生中也不乏一些因为考试发挥不理想或者志向远大的考生,比如有不少的考生复读两三年为了考一个北大或者清华。

由于条件限制或者一些其它因素,我们国家学生进入大学比率并不是很大,尤其是进入重点大学比率就更小。初中毕业生中大概一半学生有机会读高中,高中生中大概一半的比率的考生可以读大学,其中包括高职专科等等。因此,高中毕业生考不取大学也是很正常的,可以选择就业,学技术,进厂等等。

通向成功的路途并不是只有一条,如果在荆棘丛中劈出一条道也许更能显出顽强的意志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只是付出的汗水和心血要多些。挫折不可怕,怕的是不磨炼自己。方向要选对,方向和目标很重要。

说一句实话,如果取消复读,很多人的命运会改变,高考或许将没有失败者。

随着最近几年各高校不断扩招,高考录取率逐步提高,2017-2019年连续三年都超过了80%,在每年的报考人数中,有一部分是复读考生,这些复读生占据了一定的高考录取率,也就相当于将一部分应届考生挤下了高考的独木桥。

高考失败的定义是什么?有些人,高考时因为种种原因,发挥失常,没有发挥出自己平时的水平,这是失败。有些人没有考取心仪的大学,自认为自己是失败者,于是放弃别的大学,选择复读,直到考取心仪的大学。有些人,考不到985,211也认为自己是失败的,也有些人,把自己定位于一本结果没有达线,或者定位二本却只差一步之遥,这些都被归于失败。至于分数极差,连高职高专也考不上,更可以认为是彻底的失败。

正是因为有这种种自我定义的失败,进而产生了更多的复读者,复读者中绝大多数并不是没有达线,而是为了自己心中更好的大学,更为向往的目标,于是选择继续复读。还有一些复读者是不满意大学生活或者被退学,于是选择复读。其实,真正学习成绩很差高考失利后选择复读的人很少,这些人对学习已经没有太大的信心和动力。

这些复读者绝大多数在复读后都会被录取,他们占用了应届生应该享受到的***,让应届生的录取比例被降低。所以说,如果取消复读,很多应届生会有更多的选择和出路,命运也许会改变。

高考失败并不代表着人生的失败,没有什么可以意味的!高考成功也不代表着人生的成功,只是走出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步而已。

人生还是要靠自己努力奋斗的,如果非要说高考失败意味着什么?我认为,高考失败意味着自己成为一个文化人,成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路几乎被堵住了。

现在的升学率非常高,高考失败意味着没有中意的学上,但不会没学上。

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都是大学,大学期间仍加油,走的最远的,不一定是最快的,一定是坚持不懈的,别停步,继续努力。

如何看待“穷贵州,富贵阳”这句话?

这句话不太客观,贵州应该还算是比较公平的。贵阳作为贵州的省会城市,本身在先天上就优于其他城市。如交通,贵阳是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早几十年就四通八达,其他州市的交通有谁能与他相比,这些道路的修建是国家出钱,可不是地方出钱,亦是国家规划。其他州市的道路都与贵阳相连却未必会与其他州市相连,在周转上就慢了一大截。再如政治,贵阳是政治中心,全省的变革都从这里散发,贵阳又先人一步。再比如说教育,贵阳的教育本身就比其他州市起步早,由教育而引伸的其他领域自然就优于其他……

世上本身就没有绝对的平等,不可能每个地方都一样。贵阳的GDP才高遵义一点,如若没有国家的支持,省会城市一般都会强于周边城市。这不是吸血,这是先天的优势,就好比创业和传承一样,虽然做一样的事,但效果是不一样的!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有些城市虽然不是省会城市,但它有着不低于省会城市的优势。比方说重庆,虽然重庆现在是直辖市,背后是国家,其实即便重庆没有成为直辖市,他依然有不低于成都的优势。比交通,有长江,嘉陵江两天黄金水道穿城而过,比教育,重庆一大堆高等学府,比政治,重庆曾作为陪都,比传承,重庆亦是千年沉淀……

再看四川,没有一个州市的GDP赶上成都的零头,成都13800多亿,排名第二的才2000多亿,差距有多大,排名最后的才200多亿,不及零头中的零头,差距有多大?贵州的差距还算大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西安五例出行轨迹在哪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西安五例出行轨迹在哪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